今天是: 搜索 高级搜索
当前位置: 首页 > 法院文化 > 廉政文化
从内乡县衙楹联看为官从政之道

从内乡县衙楹联看为官从政之道

  

在河南省内乡县,有一座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县级官署衙门。它始建于元朝大德八年(公元1304年),后几经兵燹,现存的建筑全部为清代光绪年间所建。该建筑群随处可见匾额楹联,它们风格各异,蕴涵深邃,且书法娴熟刚劲。这些匾联让人看之有味,诵之上口,具有丰富的文化积淀和重要的历史、艺术价值,从中也可看出古代官吏的从政之道。 

大门抱柱联: 
  治菊潭,一柱擎天头势重;

爱郦民,十年踏地脚跟牢。 
    菊潭、郦,古时指内乡;天、地、柱是指天子、人民、地方官。上联的意思是,身为治理菊潭的地方官,上受皇命重托,下系人民安危,重任在肩如同一柱擎天。下联的意思是,地方官要爱民如身,脚踏实地勤政为民,干上十年八年,造福一方,受民拥戴,自然能站稳脚跟。 
  大堂联: 
  欺人如欺天,毋自欺也; 
    
负民即负国,何忍负之。
 
    
古人认为上天最具神威,能洞察一切。此联的意思是:欺负百姓如同欺负上苍,不循天理也侮辱了自己的人格,所以,不要做伤天害理、坑民害己的事。辜负了百姓就是失信于民,也就辜负了国家的重托,怎么能忍心这样做呢? 
    
二堂联: 
  法行无亲,令人无故;  
    
赏疑唯重,罚疑唯轻。 

上联阐明法只认法,不认亲故。意思是,为官者要公正执法,不能区分亲疏远近。下联提醒为官者谨慎赏罚,赏不能滥,滥了人们就不珍视了,罚不能轻易打折扣,否则起不到震慑作用。 
   夫子院联:

为政不在言多,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; 
    
当官务持大体,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。 

    
为官者常常自居人上,爱夸夸其谈,上联直触病端,以省身克己治之。下联谕示为官者要识大体,大体即国计,而日常涉及民生的大小事和国计是连在一起的,既举其,又不遗其 

三堂联: 
  得一官不荣,失一官不辱,勿说一官无用,地方全靠一官; 
    
吃百姓之饭,穿百姓之衣,莫道百姓可欺,自己也是百姓。 
    据考证,这副对联是清代康熙十九年(公元1680年)调任内乡知县的高以永撰写的。上联鄙视一官之得失荣辱,但绝不是目空一切,而是深知一地全靠一官,提出要重视一官,凸显了以民为重的立意,意思是为官者要淡化官本位,以勤政为己任。下联是,官员也是百姓中的一员,故不可欺压百姓,指出官之衣食来源于百姓的依从关系,就是尊崇民为贵,以百姓为天。 

读罢此联,自然让人想起东汉《论衡》的作者王充的名言:得官不欣,失位不恨,处逸乐而欲不放,居贫苦而志不倦。在官位、权力高度结合的封建社会,在心存高官,志在巨富的旧官场中,能这样淡化官本位,实在是难能可贵! 

在这里还有许多寓意深刻的楹联,如主簿衙大门楹联:与百姓有缘,才来此地;期寸心无愧,不鄙斯民。典史衙大门楹联:法规有度天心顺,官吏无私民意安。

此外,还有一些百姓感恩的赠匾,如爱民若子德泽白羽等等。这些古匾联不仅留下了书法真迹,更是考证历史的重要依据。 

菊潭千载经风雨,官衙几度解沧桑。内乡古县衙作为中国封建地方政权的实物标本,见证了千年的世事巨变。这些为政箴言,与其说是为官者笔下所生之花,不如说是前世为官者造福与造孽、为民与害民、遗爱与遗恨、清官与贪官、荣与辱、兴与衰、赞与骂、生与死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结晶。它所渗透贯穿的理念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,对今天的官员如何从政也不乏有益的参考。            (作者马彦虎)  来源:检察日报

 

 

台州市三门县人民法院 版权所有
地址:浙江省三门县海游镇上洋路70号 邮编:317100 电话:0576-83367982
建议IE6.0,1024×768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网站
访问量:17064455  浙ICP备2022037173号-1

浙公网安备 33102202000325号